手沖咖啡好喝的關鍵,不只在豆子|這些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2025-04-10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買了一包咖啡豆,自己覺得很好喝,和朋友分享,朋友卻覺得平平無奇;又或是在咖啡店喝到一杯令人驚艷的咖啡,帶豆子回家怎麼沖都沖不出一樣的味道。明明是同一支豆子,為什麼每個人沖出來的味道差這麼多?

事實上,影響一杯咖啡風味的關鍵,遠比想像中得多。以下就來解析幾個最常被討論的變因:磨豆粗細、水溫、水質,以及沖煮手法


1. 磨豆粗細/磨豆機不同:影響風味的重要關鍵

咖啡豆的粗細直接影響萃取程度。磨得細,風味可以快速的被萃取出來,但也容易過度萃取導致苦澀;磨得粗,風味會緩慢的被萃取出來,但手法操作不當可能萃取不足,喝起來空洞沒有層次。

 

磨豆機可以說是泡咖啡環節中最重要的器具之一,刀盤結構、材質、大小、研磨速度,手磨還是電動,電動可否調整轉速等,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咖啡粉粒徑分布

🔍 建議:根據過往使用經驗,相同價位下的手搖磨豆機風味表現通常都會來得比電動磨豆機來得好,但缺點就是手會痠。


2. 水溫/水質:影響萃取與風味表現

水溫會決定萃取的效率與風味層次,需要隨著沖煮手法做調整。越高溫萃取速率越快,但也容易讓苦味和雜味被過度釋放;越低溫萃取速率越慢,但操作不當也容易導致咖啡還有更多物質沒有被萃取出來。

水溫範圍通常為 85°C 至 96°C,需依照烘焙度與豆子的特性做調整,通常淺焙豆使用的水溫會比深焙豆來得高。

🔍 建議:使用溫度計或穩定溫控的手沖壺,可以更精準的調整風味。

 

水中的礦物質會影響萃取效率與風味呈現,例如鈣、鎂含量過高會讓風味鈍化、苦味增加;而礦物質含量過低(如純水)又會導致風味薄弱。

理想的沖煮水通常為 TDS 75~250 ppm 的軟水

🔍 建議:如果不確定家中的水質是否適合沖泡咖啡,我曾經比較過市售常見礦泉水,個人很喜歡悅氏的其中一款礦泉水。


3. 沖煮手法:每個細節都會被放大

最後也是最直白的沖煮技術與習慣不同。例如:

  • 注水速度與方式(繞圈、定點、注水高度等)
  • 悶蒸時間
  • 粉水比
  • 萃取總時間控制

即使所有條件相同,但只要單單的注水方式不同,結果就可能天差地遠。


結語:手沖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你的味道

手沖咖啡最大的變因可以說就是人,每個人的喜好、選擇不同,是一種生活風格的體現,如果硬要為每一杯咖啡打分數,也可能喪失品嘗咖啡的輕鬆愜意。

 

📌 延伸閱讀推薦:


最後謝謝您閱讀完整篇文章,粒豆咖啡專營自烘精緻咖啡豆批發與零售,如果您有咖啡豆的需求或咖啡上的疑問,都歡迎您聯繫我們。

粒豆咖啡專賣

聯絡我們
  • -
  • ※ 當此商品補貨時會自動通知您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 {{ item.option_sort }}
    {{ item.quantity }}
    {{ item.price }}
    已下架